導語:時至今天,醫學在解決外科手術、病菌感染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對于細胞損傷性疾病,比如糖尿病、肝硬化、慢性炎癥甚至是濕疹等皮膚病,并沒有十分有效的治療方法,這是因為我們身體疾病的恢復依賴于細胞、組織的自我修復,治療僅僅是提供一個適宜修復的外界環境。因此,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在科學、醫學高度發展的今天,獲得健康和治療疾病的最佳方法是,利用自身活細胞消滅、重建和更新疾病及老化的細胞組織。
我們的身體這種“破舊立新”的能力依賴于兩種細胞:免疫細胞和干細胞。在體內,免疫細胞負責特異性/非特異性殺傷外來病菌及其衰老病變細胞,干細胞則是進行分化產生和更新細胞,修復受損傷的組織和器官,二者兢兢業業的堅守職責才使得我們的身體維持在一個健康的狀態。但是當年紀變大后,這兩種細胞的活性則會逐漸下降,身體中病變的細胞、老化的細胞就會相應增多。
鑒于此,人類寄希望于細胞治療,利用患者自體(或異體)的免疫細胞或干細胞對細胞、組織、器官進行修復的科學實踐和臨床應用不曾停止。到目前,細胞治療已被廣泛用于抗衰老、骨髓移植、晚期肝硬化、器官衰竭、惡性腫瘤等疾病領域。限于篇幅,本文僅討論以免疫細胞為基礎的細胞治療,特別是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
1930年,瑞士的代保羅·尼漢斯(Daul Niehans)成為羊胚胎素活細胞治療皮膚年輕化的著名醫師,被譽為“細胞治療之父”。1950年,醫學家將骨髓細胞移植到遭受致死劑量輻射的動物,發現能夠挽救生命,重建骨髓造血免疫系統。1967年,多納爾·托馬斯完成第一例骨髓移植,后于199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1985年,美國國家腫瘤中心率先將細胞免疫治療正式列入腫瘤綜合治療的第四大模式。2011年,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利用自己發現的DC細胞治療自己的胰腺癌疾病。這些卓越的成就為驅使人體自身細胞和免疫進程來治療自體免疫紊亂、腫瘤提供了最好的驗證。
此后,細胞治療如雨后春筍般興起,以其良好的療效,副作用小,更個體化、個性化等獨特的優勢,在一些難治性腫瘤疾病的治療中率先得到嘗試應用。腫瘤細胞免疫治療2013年被Science雜志評為年度10大科技突破之首。現在,細胞治療在臨床治療中擔當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用于治療性的細胞包括:NK、γδT、LAK/TIL、DC-CIK、TCRT/CART等,其療效、特異性、整體有效率、副作用反應等方面的情況逐步改善。